【純干貨】作文干巴巴?用上細節(jié)頂呱呱!
242 2017-05-30
總有家長問:“我孩子作文寫不長,不會寫怎么辦?”“我的孩子作文總是亂寫,七拼八湊的怎么辦?”為什么會這樣呢?
出現(xiàn)這種情況,一是和孩子寫作態(tài)度有關,二是孩子真的不會寫,還沒掌握一些寫作技巧。
今天特地為大家送上一篇關于寫作技巧的干貨,專治作文“干巴巴”的毛病,趕快來“滋潤滋潤”你的作文吧!
作文要寫得出彩,關鍵是要有細節(jié)描寫。
怎樣進行細節(jié)描寫?首先我們來感受一下什么是細節(jié)描寫。
1
怎樣描寫上講臺發(fā)言
A. 我坐在椅子上,想了又想,心里很緊張, 猶豫了很久,終于走上了講臺……
B. 我坐在椅子上,雙腳發(fā)抖,手也冰涼冰涼的,這使我感到很不舒服,不停地在椅子上挪動……又有兩位同學上去改答案了,教室里出奇的安靜。到底上不上去呢?我心里像揣了只小兔,怦怦地跳著。我又把腳伸直了壓了壓,幾次想沖上去,可我能對班里權威人物的答案提出異議嗎?我再一次在草稿紙上認真地計算了一遍,似乎真的找不出什么錯誤了。于是,心一橫,“呼”地站起來,跺跺腳,對著手哈了幾口氣,邁離了座位……
——摘自《脫下自卑的外衣》
2
細節(jié)描寫淑女的吃相
A. 她端起碗,挑了幾根菜葉,慢慢地送到嘴邊,害羞似的張開嘴巴,又迅速合上,極小幅度地嚼著食物。(原文)
B. 她小心翼翼地端起碗,挑了幾縷菜葉,慢慢地送到嘴邊,害羞似的張開櫻桃小嘴,又迅速合上,極小幅度地嚼著食物,還不停地用餐巾紙擦拭唇角的余油。(改文)
3
描寫粗漢的吃相
A. 他見菜齊后,便提起筷,端起碗,對著菜就是一夾,合著飯往嘴里送。又摻和了湯水,撐得兩腮鼓鼓的。(原文)
B. 他見菜端齊后,便忙提起筷,端起大碗,對著菜就是一夾,合著飯呼呼地往嘴里送。又摻和了湯水,撐得兩腮鼓鼓的,還有一粒米粒掛在嘴角上。(改文)
從上文的對比中,你看出了什么?
沒錯,加上了細節(jié)的“滋潤霜”后,文字不再干巴巴了!好神奇!
這個時候你是不是想問滋潤霜在哪里買……啊不對,是如何進行細節(jié)描寫呢?
1. 把握動作描寫的方法——具體寫出動作的過程
大家都知道,做菜之前先要切菜。就拿切土豆絲來說吧,刀工好的廚師可以把土豆絲切得細如發(fā)絲,刀工不怎么樣的廚師就只能切成一根根“火柴棒”了。寫作文也是如此,雖然敘事講究詳略得當,但如果把過程分解得“細”一些,文章就會好看許多;相反,倘若就那么籠統(tǒng)“幾大塊”,則沒有看頭。
【分解“階段”】
把事情的過程分解成若干個階段來寫,將重點階段詳寫。比如寫參加學校收獲橘子的勞動,可以分為“奔向橘園——采摘橘子——搬運橘子——品嘗橘子”等階段,重點寫“采摘橘子”的情景。這樣寫來,就具體清楚了。
【分解“環(huán)節(jié)”】
面對一個復雜的階段,如果感到無從下手,可以把“大階段”分解成一個個“小環(huán)節(jié)”。比如寫“采摘橘子”的情景,可以分為“按兩人一組分工——男生爬樹摘——女生在樹下?lián)臁钡拳h(huán)節(jié)。這樣就能寫得具體而有條理了。
【分解“動作”】
對于事情的某一環(huán)節(jié),將它分解成若干個動作,就能寫得具體、生動。如:“要說爬樹摘果子,那可是男生們的‘拿手戲’。他們攀著樹枝上上下下,一手把樹一手摘,各個比小猴兒還敏捷。”
這里“攀”“上”“下”“把”“摘”一連串的動詞生動地寫出了男生爬樹摘橘子的情形,給人身臨其境之感。
2. 把握外貌描寫的方法描寫外貌
不一定要像工筆畫一樣,面面俱到,對人物的神態(tài)描寫也要著眼于某一細小的特點,這樣才能鮮明地展現(xiàn)人物形象。
魏巍在《我的老師》中描寫外貌時,只一句“右嘴角邊有榆錢大小的一塊黑痣”,就寫出了蔡蕓芝先生的美麗。
魯迅在《祝?!分斜憩F(xiàn)淪為乞丐后精神麻木的祥林嫂的神態(tài)時這樣寫道:“臉上瘦削不堪,黃中帶黑,而且消盡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間或一輪,還可以表示她是一個活物?!睂嵲谑恰爱孆堻c睛”的絕妙之筆。
描摹神態(tài)時應注意
Step1:要仔細觀察人物外貌神態(tài)的細微變化。
Step2:人物的外貌神態(tài)描寫應為刻畫人物、表現(xiàn)主題服務。
Step3:外貌神態(tài)描寫應結合在人物行為或語言敘述中,以增強其表現(xiàn)力。
(1)步步追問法
如“有個小銀元落在地上?!蔽覀兙涂梢詥枴笆窃鯓拥你y元?”“誰的銀元?”“銀元是誰弄掉的?”“銀元怎樣掉到地上?”“掉下地以后發(fā)生什么事情?”“ 我看見一個小姑娘,年齡不大,長得很瘦,穿得也很差。”例句:我看見一個小姑娘,只有八九歲光景,瘦瘦的蒼白的臉,凍得發(fā)紫的嘴唇,頭發(fā)很短,穿一身很破舊的衣褲,光腳穿一雙草鞋。
(2)想像延伸法
上面追問的實際情況如何?可以通過演示實驗了解到,但在制作時,你不可能凡事都能親自演示一番,實際狀態(tài)只能聯(lián)想和想像,使其合情合理,這個過程我們又給它取名為想像延伸法。
(3)局部細寫法
寫人時,要使文章具體形象,僅有上面兩種方法,還是不夠全面的,比如,描寫人物肖像時,還得對人的某一部位、某個方面進行精細描繪,我們又把這種方法叫做局部細寫法。
我們將以上三點歸納為:具體形象=步步追問 想像延伸 局部細寫 。
3. 把握心理描寫的方法
心理描寫常犯的毛病就是用抽象概述代替具體描寫。
例:語文課開始了,老師把批好的試卷發(fā)了下來。在拿到試卷之前,我緊張得要命,就怕自己考砸了。試卷拿到手以后,我一看不及格,很是傷心。
用以下幾種方式修改:
(1)內心獨白
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阿彌陀佛,上帝啊,保佑我吧!我再也不聽單放機,不看電視,不打游戲機了。唉!都怪我自己,老想著打游戲機,考試前一天還趁父母不在家跑出去打。老師啊,發(fā)發(fā)慈悲,我以后上課一定好好聽講,千萬別讓我不及格?。±习盅?,手下留情吧,我以后學習一定用心呀!”
(2)夢境幻覺
我好像看見滿試卷鮮紅的叉組成一張巨大的網向我卷來,使我不得動彈,不能呼吸。我又仿佛看到了老師滿面的怒容,仿佛聽到了父母悲傷的嘆息聲和旁人的嘲笑聲。
(3)環(huán)境襯托
天陰沉沉的,不時刮來陣陣冷風。風刮到我身上,我就不由自主地打顫。教室里靜悄悄的,只聽見“沙沙”的發(fā)試卷的聲音,“嘩啦!”一個同學不小心把書碰到了地下,我的心隨之猛跳了一下。同桌的試卷已發(fā)下來了,72分,看著同桌哭喪的臉,我不由得心里直打鼓。
(4)語言行動
試卷靜靜地反躺在桌上。我用有點顫抖的手去掀試卷,一個鮮紅的“4”字映入我的眼簾,我的手一抖,試卷又合上了。我一咬牙,把手伸到試卷底下,用力一翻,隨著“啪”的一聲,我看到了我的分數(shù)──48,“唉”,可憐的“48”,我癱在了桌上。
這些還不夠?再分享一個描寫人物細節(jié)的訣竅:重點寫眼睛,因為眼神更傳神,更能體現(xiàn)心情和想法。寫好了眼睛、眼神,人物的神態(tài)就寫好了,人物也生動了。
下面這30個有關描寫人物神態(tài)的成語及解釋,供大家參考借鑒。
描寫人物神態(tài)的成語
1.【披襟散發(fā)】:敞開衣襟,蓬松著頭發(fā)。形容不修邊幅的悠閑神態(tài)。
2.【低唱淺酌】:低唱:輕柔地歌唱;酌:飲酒。聽人輕柔地歌唱,并自在地慢慢飲酒。形容一種安樂自在的神態(tài)。
3.【舒眉展眼】:神態(tài)舒適,無憂無慮的樣子。
4.【雍容大雅】:指神態(tài)從容不迫,舉止文雅大方。同“雍容閑雅”。
5.【神清氣朗】:①形容人心神清爽。②形容人長得神態(tài)清明,氣質爽朗。
6.【眼餳骨軟】:眼餳:眼色朦朧。視覺模糊,骨節(jié)酥軟。形容迷矇疲倦的神態(tài)。
7.【衣冠甚偉】:偉:壯美。人的儀表神態(tài)端莊美好。
8.【投袂而起】:投袂:揮動袖子。形容精神振作,立即行動起來的神態(tài)。
9.【搔頭抓耳】:抓抓頭皮,摸摸耳朵。形容焦急的神態(tài)。
10.【戟指怒目】:戟指:用食指和中指指著別人,象戟的形狀。指著人,瞪著眼。形容大怒時斥責人的神態(tài)。
11.【睜目張須】:瞪起眼,胡須豎起。形容怒氣沖天的神態(tài)。
12.【潑聲浪氣】:潑:潑辣;浪:放浪。潑辣的聲調放浪的聲勢。形容撒潑的神態(tài)。
13.【咬指吐舌】:咬著手指甲,吐出舌頭。形容害怕的神態(tài)。
14.【垂頭塌翼】:塌:下垂。耷拉著腦袋,下垂著翅膀。比喻情緒低落而精神不振的神態(tài)。
15.【皺眉蹙眼】:蹙:收縮。皺眉頭,瞇眼睛。形容不滿的神態(tài)。
16.【破顏一笑】:顏:面容。愁苦的神態(tài)一下子笑起來。
17.【殺雞抹脖】:用手在脖子上比劃。形容心里著急而無法可想的神態(tài)。
18.【似醉如癡】:猶如醉如癡。形容神態(tài)失常,失去自制。
19.【如碎如狂】:形容神態(tài)失常,不能自制。指為某人某事所傾倒。
20.【眄視指使】:形容驕傲的神態(tài)。
21.【眼觀鼻,鼻觀心】:古代靜坐集中注意力的方法。指精神集中,心不旁騖的神態(tài)。
22.【搖首頓足】:搖著頭,跺著腳。非常懊惱或惋惜的神態(tài)。
23.【舌橋不下】:形容驚訝的神態(tài)。
24.【吮毫搦管】:搦:持、拿;管:指毛筆。磨好墨汁,把毛筆沾濕。常指寫文章構思、動筆的神態(tài)。
25.【揚眉奮髯】:揚眉:揚起眉毛;髯:頰旁所生胡須。,胡須飄動。形容說話時神情激動興奮的神態(tài)。
26.【扼腕興嗟】:扼腕:用手握腕;嗟:感嘆。用手握腕,長聲嘆息。形容情緒激動發(fā)出嘆息的神態(tài)。
27.【爽然若失】:爽然:主意不定的樣子;若失:象失去依靠。形容心中無主、空虛悵惘的神態(tài)。
28.【伸頭縮頸】:形容在暗中察看的神態(tài)。
29.【滿腹狐疑】:狐疑:象狐貍那樣多疑。一肚子的疑惑。比喻疑惑不解的神態(tài)。
30.【瞠然自失】:瞠:瞪著眼睛。瞪著眼睛好像丟了東西一樣。形容失神的神態(tài)。
掃一掃
獲取更多福利
獵學網企業(yè)微信
獵學網訂閱號
獵學網服務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