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小拖拉”,我們該怎么辦?
184 2017-06-07
1催、督促 孩子的動作并非像成人一樣那么迅速,并且孩子并不知道拖拉某件事情的后果是什么,當家長正在催促孩子去完成某件事情的時候,他們或許還沉靜在他們自己的專注當中,而此時家長過來打破了他們的專注力,他們就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去修復他們的專注力,花更多的時間去完成他們想完成的事情?!皩W習”或“做某件事情”與孩子的內心之間沒有形成一種良好的聯(lián)系--學習興趣,最后這種來自內部動力的聯(lián)系被家長的焦慮和意志所切斷,孩子的學習變成了為父母而學,而不是因為發(fā)自內心的好奇和喜歡而學。最后孩子也吸收到了父母的負面信號:父母怕我不如別人,父母怕老師的情緒!父母怕…… 于是我也怕……人的精神胚胎天生是向上向善發(fā)展的,如果你不催不督促孩子,讓孩子去經歷自己行為所帶來的后果,他們必然知道該怎么做。但是,目前最糟糕的情況就是:家長用外部動力取代孩子的內部動力! 所以越是督促越是催,孩子就越拖拉,這是因為他內部天然的動力被外部家長的意志所取代,沒有誰愿意活在被監(jiān)督的生活中;也沒有誰可以在被監(jiān)督中自然成長好!
2父母焦慮的投射源于缺乏自信 曾經有過一個20年的跟蹤調查報告,那是在一所幼兒園里給孩子們做智力測試,跟蹤的就是那幾個智力得分最高的孩子,當然最后是20年后這些孩子都非常的有成就,自信滿滿,個個名牌大學畢業(yè),最后事業(yè)有成!可結果把當年的報告拿出來一看,真是不可思議,他們根本就沒有給孩子們做什么智力測試,只是挑選了其中一些智力很平常的孩子,在幼兒園里,他們的各方面都不是最出色的。 這個跟蹤報告說明了:父母投射怎樣一種信號給孩子,孩子就會往這面發(fā)展!你認為孩子很好,他就會往好的方面發(fā)展!你認為你的孩子很差,他就會往差的方面發(fā)展! 很多父母很焦慮,孩子這樣拖拉,將來上小學怎么辦?將來上初中怎么辦?將來……不要焦慮將來,要活在當下!要回頭看,孩子今天的錯,源于昨天父母的態(tài)度!越是焦慮的父母,孩子接受到的負面情緒就會越多,就越可能往這個方向走。如果你成天嘮叨孩子、監(jiān)督孩子這里沒做好,那里沒做完,接下來還要做什么什么,快點快點……那么孩子必然會成為一個拖拉大王!這就是焦慮的投射,你在把你的焦慮不斷地投射給孩子,孩子接受到的是你的負面信號,自然無法獨立成長!更不可能把拖拉的毛病改掉。
父母的焦慮,更多的,來源于自己整個人生的經歷,好好的回憶自己的童年,我們那個年代,其實很多人都害怕老師,害怕失敗,害怕不如別人。而”害怕“的原因,其實是因為我們的父母沒有強大的內心力量,便把他們的焦慮投射給了我們,而我們又一次的把我們的焦慮投射給了孩子??蔀槭裁匆淮忠淮娜藭绱私箲]呢? 我想起了一位家長以前對我說的一句話,她說:你什么都不給孩子學,將來他讀書發(fā)現(xiàn)自己不如別人,會沒自信的,自信會被打擊的,老師也會不喜歡的…… 自信是自己內心向上的一種感受!這種感受不為別人的看法或任何”風吹“所動搖!這才是自信!靠別人的認可來增添的自信,不叫自信,叫”為別人而活“! 因為自信應該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不是掌握在別人手里! 如果你的自信或感受掌握在別人的手里,你必定不是為你自己而活!就如上面這位家長一樣,他給孩子報那么多興趣班,學那么多知識,原來都是為了別人而學,因為他害怕別人的評價!害怕老師!如果他根本就不在乎任何人的評價,我想他也不會發(fā)表這樣的意見。 當年我們的父母告訴我們讀不好書就會怎樣怎樣,老師就會怎樣怎樣,其實沒誰會把誰怎樣,能把你怎樣的,只有你自己! 毀掉孩子自信的,往往就是父母的焦慮。原本一個不在乎別人情緒的孩子,被父母天天嘮叨“你快點呀,你看誰誰都比你快多了,你這樣下去怎么辦……老師要說你的……同學要看不起你的……別人會笑話你的……接著,孩子就開始注意并害怕別人的情緒了,老師會不會批評我?小朋友會不會笑話我?我這樣做別人會不會說我……完了,好端端一個孩子,最后重蹈覆轍父母的軌跡,為別人而活了…… 如果我們繼續(xù)把這種焦慮一代一代的傳遞下去,最好的結果是我們的孩子也不會超越我們。(當然你要喜歡從物質經濟角度上考慮,而不從人格發(fā)展的角度考慮的話,那么“爆發(fā)戶型”的除外) 所以,我們能做的,就是正視自己內心焦慮的根源,這只巨大的魔鬼!看著它!接納它!理解它的存在!把它轉化為我們的信心!變成我們人生的養(yǎng)分,讓它成為我們成長的奠基石,我們才不會把這種焦慮投射給孩子!我們家長,也需要成長。 當孩子有了充足的自信以后,他就不會害怕任何人的情緒!不會害怕失??!更不會害怕自己不如別人!老師的情緒算個鳥???自信滿滿的孩子會想:不會!就學貝,我學東西很快的,我會學的比他們更好的! 這樣的孩子會像沒有焦慮的爸爸媽媽一樣,對未來充滿希望!自信滿滿! 人的精神胚胎是天然向上向善的,我始終堅信這一點!所以我對孩子一直放手,在兒子以前的幼兒園的園長眼里,是放任??烧l都知道,我的孩子像是他們眼中被放任的孩子嗎?我不贊同任何懲罰孩子的觀念,除了一點:讓孩子承擔自己的行為后果!其實這就是放手!也是很多人眼里的放任! 目前最典型的,就是家長不能忍受孩子寫作業(yè)拖拉,他們用的還是老一套,督促和催!滿滿的”焦慮“塞滿了孩子的大腦,他們哪里還有時間和空間去思考”這件事情不做的后果是什么“? 他們的滿心全是反抗家長的壓制!討厭讀書!討厭學校!討厭老師,甚至討厭同學! “放手”不是一種教育方法,而是人類本來就有向上的精神胚胎,讓孩子做回自己,他就會自然的向上發(fā)展!你的督促和催,就是一種壓制,壓制下的精神胚胎必定會扭曲! 不管孩子今天要寫多少作業(yè),還是他完全玩游戲去了,你都可以不用管。告訴孩子,到了9點你就睡覺,其他事情都不要做了,有的孩子可能就會睡不著,因為作業(yè)沒做,他很可能會把作業(yè)做了再睡;而有的孩子,可能真的就不做了,剛開始幾天他會覺得輕松,父母不管我,沒關系,你就讓他承擔自己的行為后果,幾天交不了作業(yè),他必定要自己去面對,而面對自己的行為后果,孩子必定會思考該怎么辦,這就是孩子天然的內趨力,這種力量是每個人都有的、天然的。慢慢地,你會發(fā)現(xiàn),孩子的自尊和天然的上進心會督促他去完成他該做的事情。當然,你也可以不信任他的這種天然的能力,那么你可以繼續(xù)用你的”焦慮“殺死他的”精神胚胎“! 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孩子會在自由有愛的空間里成長到最后頹廢掉!這是不可能的!成長也需要時間,不要指望立桿見影的效果,人的一生都在成長,作為父母,我們也需要成長! 當然你也可以以愛的名義替孩子事事包辦,完了之后你還可以加上一句:我不叫他刷牙,他就不去刷!好像沒了你,孩子就會一輩子不刷牙似的。(這里插個小話題,蛀牙和不刷牙沒有必然的關系,父母有蛀牙的,孩子就是天天刷牙不吃糖,也會有蛀牙)。還有很多不起眼的小事情,例如吃飯啦、睡覺啦,起床啦……好像這些事情你不督促,孩子就一輩子不吃飯,一輩子不起床,一輩子不睡覺似的。完了之后你事事包辦,等你包辦習慣了,放不下手了,你還不覺得自己有問題,你會覺得是孩子太依賴你了,其實是你自己不愿意放手!切記:不要用外部的動力(家長的督促)取代內部的動力(孩子天然的動力)!
4父母沒有以身作則 父母對孩子的延遲滿足同樣是孩子“拖拉”的成因,常見的情況是:父母在上網(甚至打游戲啦打的火熱時),孩子喊:爸爸……媽媽……過來一下……,我要……(孩子都開始哭了),結果父母還掛在電腦上下不來,要么不回答孩子,有的父母一直對孩子說:“乖寶貝,等一下哈……”,結果等到天黑都木有來。 我們不能忍受孩子讓我們等一下,但我們卻不斷地讓孩子等待我們。因此不善于表達或不敢表達的孩子會用行動來證明父母給了他什么。 克服孩子拖拉的小技巧
1讓拖拉付出代價 孩子早晨起床拖拉,家長急得不得了,又是嚷嚷,又是親自給孩子系紐扣,可孩子卻一點也不急。最后,家長還得急急忙忙把孩子送到學校。其實,家長這種做法正是促成孩子拖拉的原因之一。孩子會覺得,拖拉點沒關系,反正遲到不了,有爸爸媽媽呢。早晨起床,有些孩子會等著媽媽給她穿衣,等著媽媽幫她洗臉。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當孩子拖拉的時候,媽媽不要急,讓孩子自己急。媽媽不要幫她穿衣服,洗臉,可以站在一邊說:“再不快點可要遲到了,我可不幫你。”類似的話只說一遍,不要反復嘮叨。如果孩子遲到,老師肯定會問他遲到的原因。如果孩子說“媽媽沒幫我穿衣服”,老師肯定會問他為什么自己的事情還要媽媽幫忙。孩子挨了批評后,就會認識到拖拉給自己帶來的害處,第二天他就會自己加快速度有所改善。
2幫助孩子樹立時間觀念 要想讓孩子改變拖拉的毛病,不能靠大嗓門,更不能打罵。家長可以通過講故事等方法幫助孩子認識時間,樹立時間觀念,讓他們認識到時間是世界上最寶貴的財富。它最長又最短,最多有最少,最快又最慢,最容易丟掉卻無法復得。你要拖拉它就會悄悄溜掉,只有珍惜它,抓緊它,才會“延長”它。家長還可以給孩子講珍惜時間取得的成功的故事來激勵孩子,還可以在墻上貼上名言警句提醒孩子??傊ㄟ^各種途徑讓孩子認識到時間的價值,讓孩子明白拖拉會白白浪費許多時間。
3增加記時性活動 孩子拖拉,不光在學習中表現(xiàn)出來,也反映在生活的各個方面,有些孩子不僅做作業(yè)拖拉,穿衣吃飯也拖拉。因此,克服拖拉毛病,需從不同角度入手。從孩子的實際表現(xiàn)出發(fā),增加計時性活動是可行的方法。做某件事情,需要多長時間,事先設定,然后以最快速度保質保量地進行。如家長與孩子一起評價,調整要求,下一次做得更好。在開始設計時間的時候,家長要及時核對。孩子做事,家長為他計時,告訴并夸獎他今天比昨天又快了幾分鐘。這樣,孩子會有很高的積極性。對于低齡的孩子來說,如果家長跟孩子一起進行計時閱讀、計時記憶、計時答題、計時勞動的小競賽,會有更好的效果。
4改善評價角度,少說“慢” “動作慢”的評價會使孩子忽略時間的利用,長期被說成“慢”,孩子會認為自己每次的學習時間都很漫長,自然而然地出現(xiàn)太多的“小插曲”:發(fā)呆、玩橡皮、上廁所、喝水等。因此,在學校里,老師有意識地夸他,今天進步了,速度比昨天快了。在家里,家長也要有意識地進行表揚,并告訴他,你可以“快”起來,只要在學習的時候不做其他事情就可以了。如果孩子愛拖拉是“手笨”造成的,父母就要想辦法鍛煉他的動手能力,幫助孩子提高動作的熟練和敏捷程度。父母可以與孩子玩一些小的競技游戲,如比賽看誰穿衣服快,看誰洗澡快等。通過這些比賽,家長可以隨時教給孩子穿衣、洗漱、收拾玩具等自我服務的技巧,教給孩子如何利用做事的先后順序來提高效率、安排時間等。 5任務適度,留有空閑 孩子希望完成任務后就馬上去玩,但許多父母卻讓他們接下來做其他練習,讓他們看不到玩的曙光,所以孩子們就想出了拖拉的招數(shù)。如果告訴孩子:“就這些題,做完了你就自由安排?!比蝿者m度,保證孩子會加快速度。多激勵,少催促。有些孩子做作業(yè)的確慢,但可能是作業(yè)的難度大,或者孩子已經養(yǎng)成了拖拉的習慣,或者是智力有一定問題。如果是這些情況,父母越催,孩子越驚慌失措,反而更慢了。如果父母說:“你如果再快一點兒就更出色了?!薄叭绻荚嚂r你更快一點兒,你可能就會有更多的時間去檢查?!焙⒆邮艿秸娴募?,就會在下次有意識地提醒自己快點。 此外,孩子的拖拉行為還可能與爸爸媽媽自身的行為有關。有的家長平時喜歡邊吃飯邊看電視或書報,有的家長也會因疲倦或懶惰做事拖時間,這些行為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非常容易使孩子養(yǎng)成注意力不集中、辦事拖拉等不良習慣。因此,家長不妨先自我檢查,為孩子做個榜樣。
總之,孩子拖拉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作為家長,應該根據(jù)自己和孩子的實際情況加以細致分析。只要您有足夠的耐心,按照正確的思路和方法,持之以恒,相信您家的孩子一定會有所改變的!
掃一掃
獲取更多福利
獵學網企業(yè)微信
獵學網訂閱號
獵學網服務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