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如何精準支持孩子成功留學
58 2017-05-05
成功留學家長如何精準支持
越來越多的中國學生走出國門留學,然而獲得理想的海外院校錄取通知書只是第一步,能否順利完成學業(yè),對孩子及其家庭仍然極具考驗。出國前的準備和到了國外得到的有效支持,是確保孩子留學期間順利完成學業(yè)的兩個重要因素。
孩子出國留學不等于父母出錢、孩子出國這么簡單。家長給孩子出錢,只是滿足了最基本的要求。孩子在國外需要學習、生活,將來很有可能在國外發(fā)展,這些都非??简灪⒆?。如果想應(yīng)付過關(guān)或者弄虛作假,肯定是行不通的。如果沒有做好準備,將來家長和孩子都會很痛苦。
真正的出國留學,應(yīng)該是先過語言關(guān),能夠入鄉(xiāng)隨俗,潛力能夠獲得發(fā)掘,并能夠快速成長。只有滿足這些條件,留學才是真正的留學。否則,就算人到了國外,心卻從未到達彼岸,而這樣的留學,肯定是失敗的。因此,留學成功不等于成功留學。
孩子留學期間學習遇到困難,家長如何給予精準幫助
“懂得給孩子減壓,尋找困難產(chǎn)生的原因,鼓勵孩子開動腦筋解決問題”
孩子能夠出國留學,家長肯定非常高興,可是高興之余會發(fā)現(xiàn)孩子在海外學習和生活中或多或少出現(xiàn)一些問題,甚至影響到孩子順利畢業(yè)。其實,孩子到了國外,本身就有一個適應(yīng)的過程。對此,家長首先不應(yīng)該給孩子太多壓力,而是應(yīng)該懂得給孩子減壓。
那么,如何減壓?
首先,家長應(yīng)該努力發(fā)現(xiàn)孩子的優(yōu)點,并給予肯定,以幫助孩子恢復(fù)自信。家長尤其要把分數(shù)看淡一點,并把孩子的優(yōu)點凸顯出來。
其次,給孩子松綁和減壓之后,家長要冷靜地幫助孩子尋找失敗的原因或者困難產(chǎn)生的原因。尋找原因時,家長可以了解一下孩子的時間管理是否科學?,F(xiàn)在很
多出國留學的孩子對于時間的管理,可能沒有經(jīng)驗。同時,家長可以從學習方法上找原因,并了解孩子的生活習慣及適應(yīng)情況等。有的孩子學習依賴性比較強,老師
和家長說什么,他就做什么,而在國外,經(jīng)常都是孩子自己積極主動地學習或者做計劃。
尋找問題的原因,對孩子而言非常重要。因為孩子比較小,初來乍到,遇到問題比較著急,不知道找原因、想辦法,很有可能受到打擊,進而堅持不住甚至打退堂鼓。
再其次,父母要多鼓勵孩子開動腦筋解決問題。家長并不是萬能的,很多新知識或者新事物,有時候孩子知道得更多。如果家長在孩子面前充當無所不能的“萬能型家長”,長此以往,孩子就會比較依賴家長。只有孩子自己開動腦筋解決問題,才是成熟的開始。
研究發(fā)現(xiàn),當家長鼓勵孩子解決問題,并相信孩子有能力處理問題的時候,孩子就真的有辦法、有能力。而如果家長認為孩子沒有這個能力,孩子就可能沒有辦
法。值得一提的是,家長在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如果先表現(xiàn)出慌亂、緊張、著急,甚至絕望,孩子走出困境的難度就會加大。
在我的兒子出國前,我給他打了預(yù)防針——“媽媽除了出錢,其他事情都要你自己搞定?!逼鋵?,當時我不知道孩子會遇到什么問題,但我首先把這個話說了出去,讓孩子有一個思想準備。后來孩子在國外遇到問題,都是靠自己解決。
因此,有的時候,家長需要狠下心來讓孩子多吃苦、多努力、多迎接挑戰(zhàn)。當然,家長在鼓勵孩子的時候,一定要講究策略和方法,要真正調(diào)動孩子的積極性,并讓孩子充滿自信。
總之,孩子在國外的時候,家長不要認為孩子會一切順利,或者孩子走了,家長就萬事大吉;也不要認為孩子鍛煉一下就好了,家長可以不管他,由他們自己成
長。同時,家長在關(guān)心孩子的時候,也要講究智慧和策略,因為有些家長可能會走向另一個極端——問得太多,管得也太多,讓孩子不勝其煩。
孩子與寄宿家庭相處困難,家長如何策略性引導(dǎo)
“幫助孩子分析并出謀劃策,鼓勵孩子學習溝通技能,必要時換環(huán)境或者陪讀”
孩子在寄宿家庭出現(xiàn)相處困難,是很正常的。然而,每個人都有學習能力和適應(yīng)能力,孩子也一樣。如果孩子能夠積極面對,很有可能柳暗花明。但如果孩子消極等待或者被動面對問題,情況會變得更糟。這個時候,家長需要幫助孩子分析并出謀劃策,或者做好思想工作。
一般來說,孩子跟寄宿家庭相處困難,表現(xiàn)為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與寄宿家庭成員相處困難。因為每個人的性格不一樣,有時候孩子會遇到特別難相處的
人。此時,家長應(yīng)該告訴孩子,要學會與不同的人打交道。孩子缺乏溝通技能或者不會跟人打交道很正常,因為現(xiàn)在出國的孩子越來越趨于低齡化。但孩子需要認識
到自己溝通技巧的缺失,然后努力學習并成長。然而,如果實在相處困難,家長可以考慮換寄宿家庭。換寄宿家庭時,家長可以跟孩子說:“人跟人相處是講究緣分
的,說不定跟這家人沒有緣分,所以要尋找更有緣分的家庭?!?/p>
第二種情況,是孩子在語言、文化等方面跟寄宿家庭有所不同而引發(fā)的相處不和諧。家長要告訴孩子,彼此相處有一個適應(yīng)期。如果適應(yīng)一段時間后情況好轉(zhuǎn)
了,問題就得到了解決。如果適應(yīng)了很長時間仍然不行,孩子就應(yīng)該考慮換一個環(huán)境。在適應(yīng)期問題上,有的孩子適應(yīng)時間長,有的孩子短,這個時候,家長和孩子
都需要有耐心。
有的時候,如果問題非常嚴重,就需要家長陪讀或者探望孩子。有一個朋友的孩子去國外讀高中,他學習很積極,成績也很好。但很快他變得有一些自閉,后來發(fā)展到晚上必須喝酒才能睡著。這個時候,他的父母采取了陪讀的辦法,半年之后,孩子恢復(fù)了正常。
不過,如果可能的話,家長盡量讓孩子住到學校的宿舍里。住在學校里,能夠跟周圍的同學打交道,而不是與某一個具體的家庭打交道。當然,這適合讀大學的孩子,因為如果讀高中和初中,一般都會住在寄宿家庭里。孩子跟同齡人打交道,會在不知不覺中融入國外環(huán)境中去。
在日常交流中,如何發(fā)現(xiàn)孩子背后的潛在需求
“養(yǎng)成良好的親子交流和溝通習慣,掌握交流時間和方法,取得孩子信任”
如果有心,家長很容易發(fā)現(xiàn),孩子在國外喜歡報喜不報憂。有一些孩子不好意思說出自己的需求,因為孩子長大了會有自尊心。如果孩子的需求是很重要的需求,但是孩子不提前跟家長說,父母應(yīng)該怎么去了解和發(fā)現(xiàn)?
對此,家長在送孩子出國之前,要有良好的親子交流和溝通習慣。如果在孩子出國之前這種交流和溝通不是很順暢,那么孩子出國之后,家長想重新建立渠道或者找到這種感覺,應(yīng)該說比較費時費力,所以家長需要積極主動地做一些彌補。
這時,就涉及家長的交流技巧了,即跟孩子交流一定要掌握時間和方法。在孩子高興時,家長可以多問他們的情況,比如學習得怎么樣,交了什么朋友,生活得怎么樣,從而巧妙地滲透。如果孩子不愿意談一個話題時,家長就不要逼問了。
總而言之,家長要想辦法取得孩子的信任。之后,家長才能夠了解到孩子的真實想法和潛在需求,才能夠順利地幫助他們。其實,最可怕的是孩子不跟家長說真
話。如此,會給孩子之后的留學學習和生活埋下隱患。因此,家長在孩子留學期間,要掌握好跟孩子交流和溝通的技巧,把握好分寸。
經(jīng)驗發(fā)現(xiàn),孩子會在一些特定的時候比較愿意跟家長溝通。例如,過年和過節(jié)的時候,這個時候孩子有時間并且會想家。如果在孩子學習很忙的時候或者玩得正高興的時候,家長去跟孩子交流和溝通,顯然不太合適。
其實,還有一些小竅門能夠幫助家長發(fā)現(xiàn)孩子的真實狀況或潛在需要。例如,孩子特別愿意談自己的學習,那么說明孩子的學習比較順利。如果孩子跟家長不停
地抱怨,這個人怎么樣,那個人怎么樣,或者說對哪個老師不滿意,這已經(jīng)間接地告訴家長,他的生活或?qū)W習遇到麻煩了。來源:《中國教育報》
請聯(lián)系網(wǎng)站客服,了解詳細的優(yōu)惠課程信息~
優(yōu)質(zhì)、權(quán)威、便捷、省心
掃一掃
獲取更多福利
獵學網(wǎng)企業(yè)微信
獵學網(wǎng)訂閱號
獵學網(wǎng)服務(wù)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