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公益論壇(都江堰站)5月18日王財貴教授演講:做為中國人的基本條件
161 2017-04-24
各位朋友:
大家下午好!(眾鼓掌)
本來這一次的論壇只有早上跟下午這兩位老師來講,因為我的演講安排在明天,但是我也想聽聽這兩位老師的演講,所以我就提早來了,主辦單位就要求我作一個插播,所以等一下時間不多,只是作一個插播。早上跟下午我聽這兩位老師的講話啊我受益很多,那么兩位老師(清和案: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秋風老師和天津天真幼兒園園長崔愛玲博士)都曾經提到我所推動的所謂的“讀經教育”,明確地講是“兒童讀經教育”,因為教育要從早開始這是大家都知道的,我有一句名言就是——“十三歲以上就沒救了!”(眾笑)所以啊依照這樣子的這種教育的法則啊,在座各位可能都屬于沒救的一群啦!(眾笑)所以跟各位講啊其實是想要讓各位去教自己的孩子,大家這一輩子啊就不要再奢望了。(眾笑)
死馬可以當作活馬醫(yī)
不過呢,中國這有智慧的民族啊還有另外一句話還說的很好,說“死馬可以當作活馬醫(yī)”啦!(眾笑,眾鼓掌)因此啊我們在座各位如果想接受這種教育當然還是有機會的,這種教育叫作讀經的教育。那么,其實啊我講讀經的教育我都一直強調這不是讀經的教育,是因為教育本來就應該這么做,至少是應該有這一環(huán),或者這樣說比較精確,人生的教育的前一個階段,乃至于可以說前一半的階段應該這樣做教育,所以是教育應該這樣做,我們就這么做。因此,讀經教育我把它說成是一個教育的理想,一個教育的智慧,一個對教育有理想有智慧的人他應當對自己的孩子,或者說一個老師對自己的學生,應該給予這樣的教育。
今天因為時間不很多,所以依照剛才崔老師的建議啊應該先作結論,不能夠再說理由了,所以啊我現(xiàn)在就先不談兒童的讀經,這個面對我們各位朋友我就講我們“成人讀經”!(眾鼓掌)
民國讀經教育的廢除
話說民國十七年,就是(公元)1928年,清華大學他們發(fā)生一件事情,這個所謂清華大學啊是清朝末年八國聯(lián)軍(侵略),滿清政府戰(zhàn)敗以后啊對于八個國家有一個賠償?shù)募s定叫作,那一年是庚子,《庚子和約》,賠款稱作“庚子賠款”。那么賠了許多錢,賠了四萬萬兩,這個就是每一個中國人都要出一兩的白銀,那對滿清政府是雪上加霜啊。但是,美國人啊似乎比較有良心,這個美國認為這些賠款他們好像不應該接受,或者說他們有另外一種計劃,于是他們就把這個賠款退回給中國,然后要在中國設立一個學校,就是所謂的清華大學。那么,設這個學校呢最主要的科目啊是理工科,當時最初是不開文科,開理工科,而且這些學生他們上大學的目的啊就是將來到美國留學,由美國人來培養(yǎng)他們,培養(yǎng)了以后啊再送回中國來領導整個中國的發(fā)展。那么,這個學校就變成僅次于北京學校的名校,乃至于它的聲望超過北京大學。那么,這個學校在清末設立,到了民國十七年他們學校歷史已經相當久了。
那么,在民國的初年(民國的元年,就是1912年這一年)國民政府的教育部長蔡元培先生就下令,各級學校廢除讀經??梢娺@個讀經教育是從清末的大學堂以來都一直在學校里面有讀經課程的,乃至于小學的讀經課程啊幾乎占了整個課程的一半的時間。因為讀經教育啊是從古以來基礎教育的重點,也就是說從古以來所有的孩子一上學就是讀經,一直到清末由政府開設學堂。這個學堂又稱洋學堂,因為是學習西方人的管理的模式,就是洋學堂,這個洋學堂還是讀經的。到了民國元年蔡元培就下令廢除,這是民國元年的元月十九號的事,也就是說國民政府一開國的第十九天就讓自己的國民不讀經了。那么,不讀經是什么意思呢?這所謂的經典啊就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因為只有出自于智慧的這些語言跟書籍它才能夠流傳久遠,所謂“智慧”啊是從人性深處所發(fā)出來的合于天地之道、合于人類生存之道這樣子的思想。那么,既然合于天地之道、合于人性,那只要是一個人他就能夠受感動,乃至于老師一定要教給學生,家長一定要教給他的孩子、子孫,所以經典并不是某一個人某一個時代來規(guī)定的,這是人性自發(fā)的一種傳承。
那么,中國的經典傳承了幾千年,一直到剛才說的民國開國就以政府的力量逐出校園。那么,民國的元年(公元1912年)的五月,又下令廢除師范學校的讀經課程,因為普通學校不讀,師范學校算作是一種比較保守的,也就是說它變動比較慢的一種教育體系,所以師范學校還是在讀經,到了五月的時候又廢除了,等等這一系列。中國人漸漸遠離了中國自己的民族智慧,又到了民國八年,1919年五四運動,那更是喊出“打倒傳統(tǒng),全盤西化”的口號,到了民國九年,1920年國民政府接受胡適之的建議,把小學的《語文》課一律改成白話文,因為民國元年那時候雖然不讀經典,但是還是讀著文言文的,那么到了這個時候1920年就全部改成白話文。
清華大學請梁、胡開國學書目
那剛才說了清華大學在1928年,就是經過了八年,也就是說這些清華大學的學生他們讀的中國書已經很少了,因為如果從小學就讀白話文長大的孩子,他幾乎對于不僅對于中國文化所知甚少,乃至于自己長大了想一想沒有中國靈魂的人怎么算作一個中國人呢?那么,他自己或許立志要讀讀中國書,不過殘酷的事實是他連書都不能讀,他沒有能力讀中國書了。所謂中國書啊,自從孔子以來有一個特色,至少是文言文記載的,所以不能讀文言文就代表不能讀中國書。那么,清華大學的學生會就想了一個辦法,因為將來大家都要出國的。那么,出國去留學而自己連一點中國書的底子都沒有,這恐怕對不起整個民族,乃至于對不起自己啦。于是這個學生會就想讓學生們多多少少讀讀中國書吧,于是就請梁啟超跟胡適之為清華大學的學生開一開所謂“國學書目”啦,那么,梁啟超當然是學問家,他大筆一揮啊就開出兩百部很重要的中國的書,那么清華大學的學生一看啊確實目瞪口呆。
那又請胡適之開一個書目,胡適之也是大筆一揮開出兩千部,(眾笑)梁啟超就笑胡適之啦,你開的這些書有的我都沒有讀過,你要叫這些將來要出國的學理工的學生讀這些書怎么可能?那么,后來梁啟超主動開一個叫作“國學最低必讀書目”,他說:不管你學農,學工,學礦,如果連這些書都沒有讀過,那簡直不可以稱為是中國的讀書人吶!那么,他開這些“最低限度的國學書目”總共開了二十二部,據(jù)我所知啊這二十二部的最低限度的書目啊,恐怕現(xiàn)在中文系碩士、博士畢業(yè)生都不一定完全讀過,這個二十二部叫作最低書目。
錢穆與“中國文化七書”
那后來啊國家日漸動亂頻仍啊也沒有人管這個事了,一直到國民政府撤退到臺灣,那么錢穆先生啊他在香港辦了一個新亞書院,那兩岸漸漸大家停下來喘息啊,錢穆先生有感于中國人對中國文化陌生的程度越來越嚴重,就好像剛才我所看到日本人所說的:現(xiàn)在的中國文化跟中國人一點關系都沒有!真的是達到這個地步,那么所以錢穆先生啊就為中國人開了一個更簡單的書目,稱為“中國文化七書”,開了七本書,這七本書是這樣子的,第一本《論語》,第二本《孟子》,然后附帶《大學》、《中庸》,第三本呢是《老子》,第四本是《莊子》,第五本是《近思錄》,第六本是《傳習錄》,第七本是《六祖壇經》。
這七本書啊第一本第二本《論語》、《孟子》是儒家經典之本。第三第四本《老子》《莊子》呢是道家經典之本。那么第五本呢是《近思錄》,《近思錄》是朱熹所編的“北宋四子”,以“北宋四子”為核心的言論集,“北宋四子”就是周濂溪、張橫渠、程明道、程伊川,以這四個人為核心所編輯起來的他們的理學,所以可以叫作“北宋理學”。那么,再來一本呢是《傳習錄》,《傳習錄》是王陽明的講學的語錄,這個王陽明是明朝一代最稱大儒的一個人,所以《傳習錄》可以代表明朝的理學,總之這兩部書可以涵蓋宋明理學。那最后一本是《六祖壇經》,大家都知道《六祖壇經》是六祖慧能他的說法的一些記錄。這個佛教傳到中國來,那么中國很努力地翻譯印度的佛經,而所謂的佛經是籠統(tǒng)地說,其實分成經、律、論三類。那么佛所說叫作“經”,菩薩所作叫作“論”,那么中國人也有一些高僧大德也作了一些著作,但是這些著作都只能稱“論”,沒有人敢稱“經”的,但是《六祖壇經》這部書它明明寫著是“經”,“經”的意思啊就是佛所說,而《六祖壇經》這個名稱一直在中國的佛教界,乃至于中國的學術界,一直都這樣稱呼的,可見中國人承認這本書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地位,因此啊要了解佛教在中國的發(fā)展,或者說佛教在中國最高的發(fā)展,這一部書也可以作有相當高的代表性。
那么,所以有儒家的原始經典,有儒家的宋明的發(fā)展,這個儒家為重占四本。道家,先秦道家《老》、《莊》兩部書作代表。然后還有一部佛教的經典,就儒釋道三家的根本典籍啊就在這七部書當中,稱為“文化七書”。那么,如果加上《大學》、《中庸》又稱“文化九書”。總之啊,錢穆先生是希望中國人不論你是不是學文科的,你假如讀過中國書都應該讀這七本書,我不知道在座各位你也是社會的精英啊,那么不知道讀過這七本書沒有,我不好意思說:“讀過的舉手”啊,我怕舉手的人太少,這樣。(眾笑)
王財貴呼吁“全民讀經?論語一百”
這個我們真的很慚愧,不過,請你也不要慚愧,因為這不是由于你不聰明,也不是由于你不用功,所以你不必太過慚愧,這是由于我們的教育耽誤了你,你被犧牲了!(眾鼓掌)請你不要再犧牲我們的下一代了就好了!(眾鼓掌)不過呢,難道我們就真的被犧牲了嗎?不然!我們還是可以努力的,所謂活到老可以學到老嘛。那么,怎么學呢?我現(xiàn)在繼——就是接續(xù)胡適之、梁啟超、錢賓四三位先生之后,我再提出一個書目,就是我只提一本書,(眾鼓掌)叫作《論語》。而且這本書啊我們怎么讀,我也有一種最簡便的而且最有效的建議,我稱為“全民讀經?論語一百”。所謂“全民”的意思啊是這本書不止是某些人要讀的,是全民,只要你是中華民族的子孫都應該讀的,甚至我們應該把它推擴出去,全世界的人假如你是一個人你都應該讀這本書!(眾鼓掌)
因為這本書不只是兩千五百年前的一個山東的人他的思想,當然是發(fā)自于他的心靈,所有的思想都是主觀的,都發(fā)自于心,某一個人的心靈。但是,是不是每一種思想都只是主觀的呢?如果是,那人間何者為高明呢?人間有沒有所謂高明的學問?乃至于高明到一個普世的永恒的價值呢?假如我們認為沒有,那么世間就沒有所謂經典,也沒有所謂圣人。假如有,剛才說了這些經典原來是發(fā)自于人性,是通于每一個人,所以假如你認為這個《論語》所說的話只是為當時的山東人而說,不止是是為他的學生說,乃至于是為全人類說,那么這一本書就應該成為全人類的應該讀的書。(眾鼓掌)那么,不管如何中國人總是應該讀吧!那我們怎么讀呢?我說是“論語一百”什么意思?我提議一個方法,那么我順便介紹我最近為了推動“全民讀經?論語一百”,也做了一些小小的規(guī)劃。去年9月28日在北京,有我所要成立的文禮書院的開幕的發(fā)布會,那么隨便有“全民讀經?論語一百”也在那時候公布。那么,我們有一些設計,這個可供大家參考,就是我們成立一個基金在青基會,青基會是國家管理的基金會啦,青基會底下成立一個文禮文教基金,由這個文禮文教基金發(fā)起“全民讀經?論語一百”的活動。而這個活動當中我們設立一個網站,那么要參加的人呢當然你也可以自己讀就可以了。但是,你如果想要看到有那么多人讀,你也要參與其中,而且這個網站呢是對自己讀《論語》還是有催促的作用的。因為這個網站設計是這樣子的,第一點你如果立志要讀《論語》了,而且要把它讀一百遍了,那請你去找兩個見證人,你跟他說:“我現(xiàn)在要開始讀《論語》了!聽說日本有一個人把《論語》讀破七本,那么我現(xiàn)在不敢說能讀破七本,我至少讀它一百遍!”那么,你去跟兩個朋友這樣說,聽到的朋友可能會有兩個反應,第一個就說就問你:你發(fā)神經了嗎?那么你不理他,說你只要幫我作見證就好。那么,或許有另外一個反應,奧,照你這樣看讀《論語》確實這么簡單,又這么有效,我也要讀!所以我們就把讀《論語》的這個活動藉由你這個舉動推廣出去了。
“論語一百”的讀書方法
那么,再來呢你要設定你自己讀一百遍《論語》的期限大概有多久。那么怎么設定呢?《論語》總共有一萬三千七百個字,如果依照普通講話的速度讀起來,大概要一個多小時,那么你讀書的時候啊剛開始讀你連講話的速度都不可能,所以你結結巴巴的,大概要一個半小時才能夠把它讀完一遍,那讀完一遍的時候你在書的后面記錄一橫,那你不止是讀一遍,你還可以讀第二遍,再來一豎,一橫,一豎,一橫,這樣。
那么,其實一個人吶只要一開始真的能夠把《論語》拿來,要全本的啊,不可以拿選本,就是整部,只要能夠把它讀一遍,自己就會有一種自豪感。怎么自豪感呢?因為聽說啊這個閻王爺看到中國人來了就會問:“你從哪里來?”“我從中國來?!薄澳阕x過《論語》嗎?”“沒有讀過!”閻王爺可能會說:“那下輩子你不要再做人了!”(眾鼓掌)讓你生在中國,連中國的最重要的圣人之書你都沒有讀過,那么現(xiàn)在你如果能夠讀完一遍,已經就了不起!
但是,你還是再讀下去,讀五遍寫一個“正”,最好讀它一百遍。那么。其實讀到二三十遍的時候就快一點了,一個小時讀完,讀到四五十遍的時候啊五十分鐘四十分鐘就可以讀完一遍。所謂“讀完一遍”的意思就是你只讀原文,千萬不要讀注解,我再講一遍——只讀原文,千萬不要讀注解!你說:“我不讀注解怎么懂呢?”其實我是另外一個思考——為什么以前不讀這種書?因為大家都感覺這種書很難。那我告訴各位,這個經典的原文吶是很難,不過呢注解啊比原文還要難!那你如果讀注解呢,就保證你讀不完,連一遍都讀不完,所以不讀注解,那么你就可以一直讀一直讀。那不讀注解怎么懂呢?各位,我們要這樣想:我們從小接受語文教育,這個語文課的老師啊就是讓我們讀一句就要懂一句,讀一段懂一段,讀一篇懂一篇,從小學到初中到高中,至少讀了十二年的中國語文,一個中國人受了十二年的本族的語文的教育,而居然我們的語文程度還是很差,可見這種教法是有問題的,所以為了提升自己的語文能力,請你不要再用這種錯誤的語文教育來教育自己了!我們一定要用正確的方法,所謂正確的方法就是“書讀百遍,其意自現(xiàn)”,所謂“辭熟,然后義透”。
讀《論語》的四種境界
你先把文句,先把這些章節(jié)讀熟了,自然有自己的體悟。那么,縱使有些章節(jié)真的是有訓詁上的困難,那時候啊你已經很熟悉了,你也比較有興趣去看注解了,你看注解就不會覺得是一種折磨,乃是一種興趣,甚至你看了古人的注解有些時候會非常歡喜,因為你原來就是這樣想的,古人的想法跟你一樣,有一種“古人先得我心之妙”!(眾笑,眾鼓掌)還有你去聽人家講課,現(xiàn)在有很多國學課,到處都可以聽到有人說在講經,其實啊你如果想要去聽《論語》,最好自己先把《論語》讀上一百遍,你去聽的時候啊你才有那種融會貫通的喜悅,所謂“以經解經”啊。自己內心里面一點底子都沒有,那聽起來是相當辛苦的,而且你難道自己讀書都不懂嗎?不然,往往有的人他第一次讀他就懂了,怎么懂呢?這個程伊川曾經這樣說過:讀《論語》的人有幾種不同的感覺,是有讀了以后啊“全然無事者”,就是讀了《論語》以后啊跟沒有讀一樣,那就是沒有讀過。
那么,有讀了以后“得一兩句喜者”,你讀了以后啊得到一兩句自己非常喜悅的、相應的,你有所契入的,有所體會。其實啊當你讀到有幾句你感動的時候啊,你會覺得好像那些文句從書上跳出來大放光明,照亮你整個的臉色,甚至照亮你整個心靈,你心靈起了一個大的震撼,甚至痛哭流涕!那么,所謂的與圣人相會面,其實就是與天地相往來,其實就是你回歸到你自己原初的生命,你照見你本來面目。如果一個人一輩子啊連一次這樣機會都沒有,這個人這輩子可能是白活了!
那么,你讀《論語》一定會有你有所體會的幾句,最少有幾句,而你體會的那幾句就是《論語》最重要的句子,你把這幾句體會了,其它不體會也沒有關系。那你說:“別人體會的跟我不一樣,那怎么辦呢?”我說:“別人所體會的那幾句,也是《論語》中最重要的句子!”那你說:“他的也重要,我的也重要,到底誰重要?”我說:“《論語》每一句都是最重要的啦!”因為經典的這種書跟一般的書性質是不一樣的,這個智慧就像地下水,你在哪里挖井,挖到了地下水,所有的地下水就從這口井噴出來,所以你體會一句也就夠了!
那么,讀《論語》還有讀了以后“知好”,知道這本書真好,我可以讀一輩子!
那么,“有讀了后直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有人讀了以后啊真的是手舞足蹈,那就要看你讀書的境界啦,但是我保證你最少是“得一兩句喜者”,所以每個人都可以從讀《論語》中受益。
那這個你要讀一百遍,平均大概一百個小時,所以自己計劃一下,多久可以挪出一百個小時來讀《論語》。其實我聽說許多的中國人一些成年人上班下班之后啊很無聊,所以有許多城市啊一到下班之后啊家家戶戶啊都在打麻將,因為他無聊嘛。要么就是看電視,要么就是玩電動,一天打麻將、看電視的時間都超過一個小時,所以你為什么不把這些時間節(jié)省下來呢?因為打麻將、看電視再打個一百年、看個一百年對人生的作用是不大的,他進步是不大的,乃至于會退步的。如果讀《論語》呢天天對自己生命都有成長,那是最值得喜悅的事,那時候會感覺到自己是幸福的,所以有許多人心情浮躁、非理性,其實是他心里空虛、不踏實,他跟自己的生命隔離了,他是一個人格分裂的人。
那剛才說經典就是人性的真實的體現(xiàn),所以我們并不是去讀圣人的書,我們并不是想要跟圣人的步伐走,而是圣人在給我們指點、給我們啟發(fā),指點我們的,讓我們有所領悟了,那也是我們的,所以到最后我們會有一個心得就是——原來圣人的心跟我的心本來是同一個心,所謂“千古之上有圣人出,其心同也,其理同也;千古之下有圣人出,其心同也,其理同也;東海有圣人出,其心同也,其理同也;西海有圣人出,其心同也,其理同也。”那么,有這種感受那是人生絕大的幸福。
還有,這個有的人他比較積極,多久時間可以讀完呢?大概十天可以讀完《論語》一百遍,因為一天他用十個小時讀,不是十天就讀完了嗎?這種收獲最大。
不過大部分人呢都這樣,據(jù)我所經歷大部分都是預算一天讀一遍,大概三個月可以讀完。有的人就是預算六個月都可以,自己先預定多久時間可以讀完,在網路上登記,因為每一個人可以開一個網頁,屬于你自己讀書的記錄,所以你可以在那記錄,預測什么時候讀完。不過,最好密集一點,越密集越好,千萬不要我預測五十年把《論語》讀一百遍。(眾笑)
關懷文化 孜孜永續(xù)
然后,再來第三個設計是這樣,為了讓這個活動可以永續(xù)地推廣下去,我建議啊假如剛開始立志要讀的人啊,他認為自己讀這個真好,也希望大家都讀,或者說讀到一半他有很深的心得很喜悅,或者讀到最后他覺得回頭一看確實這一百遍給自己有很大的一個啟發(fā),所謂“脫胎換骨”!那么,就請他在能力范圍之內捐一百塊錢給這個基金,讓這個活動可以一直推廣下去。那么,大家可以去登錄這個網站,自己開一個“論語一百”的網頁,屬于你個人網頁,你也可以隨時去那邊寫心得,這就是“論語一百”。(www.lunyu100.org就可以了)
這個以上是講成人的讀經的方法,大家不要以為就這么粗糙嗎?就這么簡單嗎?其實,大道至簡。我在想:如果全中國十四億人口當中在三五年之內啊能夠有七億人都把《論語》讀過一百遍,那我想真的“新(心)中國”就誕生了!(眾鼓掌)這個讀書是自己讀的,領悟是自己領悟的,所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論語一百”與企業(yè)管理
當然啦,各位你的事業(yè)有成了,我們這個論壇是說希望能夠奠定百年的事業(yè)根基,所謂百年事業(yè),早上秋風先生也說要最好家族要百年的傳承,我想何止是百年,那是千年萬年的事啊,因為經典就是永垂不朽的著作,我們以經典來滋潤我們的心靈,來注入到我們的事業(yè)當中,也可以讓我們的事業(yè)不止百年,千年萬年,乃至于你可以把“論語一百”讓員工來參加,就是提倡所有的員工都把《論語》讀過一百遍。
那么,西方管理學越來越發(fā)展有一個傾向,就傾向于所謂的人性管理,那么最好的人性化管理不是我們用人性來管他,而是讓每一個人都從他自己的人性開發(fā)出所謂的“敬業(yè)樂群”的精神,這樣子我們就不必再管理了,所以企業(yè)管理最高的境界是不管理,讓每一個人自己管理自己。(眾鼓掌)已經有不少企業(yè)是這樣在推動“論語一百”了,每一個企業(yè)一這樣做很快的,就在一兩個月兩三個月之間。因為一天可以讀半個小時嘛,兩天或者三天就可以把《論語》讀一遍嘛,所以這個一兩個月就可以讀它二三十遍,三四十遍,那如果讀半年一年呢一定已經讀完“論語一百”了。讀完“ 論語一百”啊這個《論語》已經很熟悉,幾乎會背誦。
那么,你說只背誦有什么用呢?不然!剛才不是說嘛,“書讀百遍,其意自現(xiàn)”,而且這個書里面的意思啊如果你只是這樣讀不講解,這個意思是從自己內心里面體會出來的,這一種體會才是真正的懂。一真正的懂往往會觸動他的生命去實踐,所謂的“知行合一”。那么如果是不知,那么行動力可能不止是減弱,乃至于完全是被動的,所以我們希望能夠透過這種智慧的書,就這樣子非常簡單地來誦讀。誦讀方式也可以帶讀,也可以齊讀,也可以自己讀。比如說下班以后自己在多讀,所以有些企業(yè)就是為了鼓勵員工,你在這里齊讀了也算,你回家自己讀的也算,誰先把《論語》讀一百遍就給他一個小小的獎賞。
那么,千萬不要再認為這個“死讀書”有什么用啦,你“死讀書”,如果你讀的書是沒有內容的、沒有意義的,那么“死讀書”是沒有用的。但是你所讀的書,如果是活的它是有生命力的,一部偉大的書背后都有一個偉大的生命,所謂“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彼锩嫠怯辛α康?而這個力量是通過讀者自己體會的,那么它將變成他自己人格的一個指標,他會自己去修正自己,去提升自己,所以有很多人夫妻不和的家庭,聽說夫妻倆個相約讀“論語一百”之后,夫妻又和好了。(眾鼓掌)
那我都常勸這個年輕人一剛開始要交男女朋友,我都勸他們要問對方:“你讀過‘ 論語一百’嗎?”(眾笑)如果讀過,還有機會;如果沒有讀過,那免談。(眾笑,眾鼓掌)而這樣子一個男君子交了一個女君子,或者一個女君子找到了一個男君子,將來結婚不是永遠幸福嗎?家庭之所以不幸福就是大家不做君子嘛!
那么,我們不敢說讀過“論語一百”一定是君子,但是不讀這樣的書,不用這種方法讀,那整個時代這個時代是不鼓勵人的時代,這個時代往往是污染人的時代。尤其是像一些大學校園,常常有一些不幸的事件,或是學生跳樓,或是殺人,就是因為心靈的空虛,這個自我人性的扭曲,我們是希望通過這樣簡單的活動人人都可做來和諧我們的社會,讓我們的社會將來真的能夠達到依德治國。這個依德治國不止是在位者要依德治國,每一個百姓都先從自己做起,那么要讓自己有德方法很多,我提供這個方法應該是營造所謂“書香世家”,讓所謂的“詩禮傳家”能夠漸漸地形成風氣的一個方式。我希望我們各位:你都是一方的領導人物,你領導了幾十、幾百、幾千個員工,放射出去連他們家庭算起來有幾千幾萬人,如果有你來幫忙推動那我相信一定會有很大的效果,我希望大家一起努力!(眾鼓掌)
教育三原則
因為有的人、有的朋友明天可能不能來,明天我有一天的有關讀經教育的講座,尤其最主要的是對于“下一代的教育”,這個所謂的“下一代的教育”從胎兒開始,到嬰兒到幼兒到兒童都會講的很詳細,不過大家如果不能來聽沒關系,請大家上網去查一個我演講的視頻,它也已經錄成文字稿,叫作《讀經教育的全稱規(guī)劃》,大家記得。讀經教育的全程,所謂“全程”是人生的從最早,一直一步一步地發(fā)展,整個以讀經教育來開發(fā)他,開發(fā)他的人性,開發(fā)他的潛能,《讀經教育的全程規(guī)劃》。
那么,現(xiàn)在讀經風氣已經漸漸地在社會上漸漸推廣開來,不過怎么讀經呢?怎么教導呢?這個有關系到教材的選擇。那么,教材的選擇當然是以最高的經典為先,次要的經典為次,就是從最高的書讀起,不是從比較低的讀起,我所謂的“老實讀經”,就是選擇真正的經典。所以有很多人啊他說要教讀經了,乃至于我們這個國家教育部它有一個新的規(guī)劃就是“經典教育進校園”,所以各級學校都在推動經典教育,但是很可惜的是他們是從《三字經》、《弟子規(guī)》、唐詩讀起的,這是非??上?。其實,越早期的孩子越能夠讀大部頭的經典,我們認為很難的經典,因為他是不怕難的,所以我們要在一個孩子還不知道難不難的時候,把人間最難的書全部讓他讀完。(眾鼓掌)等到他知道難的時候,你就來不及了,而難的書讀了,讀熟了,難些簡單的書不讀就會,那這是教材的選擇。(眾鼓掌)
再來呢就是時機要注意。從最早期開始,乃至于我提議從胎兒開始,這個稱為“讀經胎教”。有用“讀經胎教”教養(yǎng)出來的新生的孩子,現(xiàn)在有一個名稱叫作“讀經寶寶”,“讀經寶寶”說不一樣就是不一樣。那么,假如你的孩子已經出生了、長大了,你也不要后悔,建議你大不了再生一個!(眾笑,眾鼓掌)
第三點就是教學的方法。教學的方法就是只管能聽的時候給他聽,從胎兒就可以聽,能念的時候給他念,大概一兩歲就可以念,能讀的時候給他讀,看著書讀,大概兩三歲就可以開始讀。這些詳細的內容都在《讀經教育的全稱規(guī)劃》中有,我就不必在這里詳細展開。
掃一掃
獲取更多福利
獵學網企業(yè)微信
獵學網訂閱號
獵學網服務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