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到6歲孩子的9個教育關鍵點,其實不難做到!
296 2017-03-23
3~6歲的孩子正處于所謂“精力旺盛年齡”,身體的一切機能都生氣勃勃地向各方面開始發(fā)展。
這個階段的孩子的確是精力充沛,但并不像大人認為那樣是反抗意識強烈,反而十分喜歡與人親近,喜歡接觸社交生活;只不過富有傲慢、自信和獨立的反抗意識而被人認為喜歡反抗。
他們非常喜歡任何事都嘗試,不論是錘子、剪刀、秋千或三輪車,他都可以自如地玩耍或使用。例如??匆娝ㄒ路7码娨暽系拿餍浅?或是和同伴玩扮家家酒。
他們在這時期成長的腳步非常快。如果他們稍加停留,用認真的眼光注視著某件事時,一定會發(fā)現一些新奇的玩意兒,接著便窮追不舍地發(fā)問:“這是什么?怎么會這樣?為什么呢?媽媽?!?/p>
對他們來說,這世界上的事對他們而言仍然多半是陌生的,為了想了解,他們會不厭其煩地去追究。對幼兒這種窮追不舍的精神,大人常感吃不消。
孩子同時也有大方、自夸且喜歡吹牛的一些特點。如果談到他們有趣的話題,往往令大人自嘆弗如。
總之,這時的孩子已具有整個人格的縮影,日后會很巧妙地陸續(xù)表現出來。迅速成長所導致的偏差和混亂,普遍地出現在孩子身上,希望大人以寬容的心來面對這些問題。
這階段的孩子,家庭教育必須留意下列幾點:
1不要嫌煩
首先父母一定要接受幼兒這階段的多話現象。語言的發(fā)達必須經過“聽與說”的階段才能完成,所以大人應為小孩確立正確的說話典范,同時也要當幼兒忠實的聽眾。
尤其是不要抑制幼兒說話的欲望,父母對他們的話要表示關切,請多制造些愉快氣氛;而例如“羅唆!”“閉嘴!”等禁止小孩說話的態(tài)度是更不應該的。
如果家中有客人,大人擔心他們會影響談話時,可先告訴他:“等一下再聽你說好不好?”讓他養(yǎng)成等待的習慣。 以上的說法并非要父母隨時陪在孩子身旁,只要每天抽出三四十分鐘耐心地陪他就夠了,其余的時間媽媽可以一面工作一面應和說:“原來這樣呀!”并注意著他的眼睛,讓他知道你對他的話是有反應的。這雖然只是非常簡單的反應,但已令孩子相當滿足了。
此外,在母親為晚餐忙碌時,由父親代為陪伴孩子也是個好方法,這時候父親不妨把外界有趣的見聞告訴幼兒,更能滿足小孩的好奇心以增進父子(女)間的情感。
話再多的孩子,在外面就不能像在家里那么健談了。尤其是面對陌生環(huán)境時,這種傾向就更加明顯,這時候大人也許馬上急躁地說:“在家不是講得很好嗎?現在怎么搞的?” 這種現象,與其說是孩子本身存在的語言問題,不如說是社會性的問題。只要讓他們習慣不同的人和環(huán)境,自然就可以慢慢克服這種障礙了。
寶寶和同伴的社交生活一旦順利進行,粗話或令人不能接受的字眼就會經常脫口而出,這時候大人不要太在意;若因社會化禁止他們說粗話而干涉他們的交往,反而等于禁止了他們的生活。當寶寶卓絕次說粗話時,父母不妨對他說:“這句話不好聽,不應該這么說哦!”然后教導他正確的說法;如果以后再聽到他說粗話就故意悶不吭聲,讓他以為這種話無法與大人溝通,自然而然就會改掉了;如果大人因此大驚小怪反而會造成反效果。
總之,幼兒是不斷在學習新詞匯的,只要家人使用正確的語言方法,粗話的新鮮感很容易就消失了,大人不用太在意。
2正確對待孩子的自言自語
這個階段的孩子往往會自言自語,了解有關孩子心理發(fā)展知識的父母都知道,這種自言自語是孩子心理發(fā)展過程中的一種正?,F象,這種現象又被稱為“自我中心言語”,是孩子語言發(fā)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階段。平時我們用于交流的話被稱作外部語言,而不出聲的在頭腦中用以思考的話則是內部語言。
對于孩子來說,他們己具備了一定的外部語言,但還沒有形成內部語言。這樣當他們思考問題時,往往要借助外部動作或語言的幫助。自言自語是孩子從外部語言向內部語言過渡的形式。孩子在游戲時,一邊做動作,一邊說話,用語言補充行動,用語言指導行動。
孩子自言自語時,往往不需要別人回答,當他們想出辦法時,還會自言自語他說出。因此,當大人聽到孩子自言自語時,大可不必擔心,也不要厭煩,更不要阻止孩子的自言自語。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自言自語現象將逐漸消失。
3讓孩子從小接受音樂教育
讓孩子從小就接受音樂教育,并非是讓他們將來都成為歌唱家或演奏家,其目的是使孩子通過與音樂交朋友,能夠快樂、健康地成長。
音樂是一種美的事物,更適合孩子身心發(fā)展的特點,孩子能夠在學習音樂中找到樂趣,開發(fā)智力,陶冶情操,學會發(fā)現美、感受美。在彈奏樂器時,需要孩子動手、動腦,運用多種感覺器官,這就發(fā)展了孩子的觀察力、記憶力、理解力和創(chuàng)造力。
通過持之以恒的練習,還可以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非智力品質,從小樹立不怕困難的信心和勇氣,培養(yǎng)其頑強的毅力,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藝術修養(yǎng),并形成良好的性格。
對于寶寶而言,音樂啟蒙主要是提供良好的家庭音樂環(huán)境,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受到熏陶。如可以用豐富多彩的樂曲陪伴孩子的不同活動,輕松愉快的抒情樂曲伴隨孩子起床和進餐;節(jié)奏明快的進行曲伴隨孩子游戲;優(yōu)美安靜的搖籃曲伴隨孩子入睡。
此外,還可以給孩子提供一些簡單的樂器,讓他們在彈奏中感受音樂美,還可常帶孩子去參加一些輕松活潑的演奏會或文藝晚會等??傊?通過各種方式讓孩子生活在一個充滿音樂的環(huán)境之中,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和音樂交上朋友,并對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
4培養(yǎng)孩子的耐性
孩子對一切事物都感興趣,一句話、一張圖片、外界一點點新鮮的刺激都會吸引他的注意力,所以容易形成興趣改變得快、耐性及堅持性差等習慣。一個人要想在事業(yè)上獲得成功,不僅需要有聰明才智,還需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因此培養(yǎng)孩子克服困難、堅持努力的精神是很重要的。
培養(yǎng)孩子的韌性,需要耐心地引導。父母可用親切的語言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他所做的事情上,避免分散注意力,使他堅持完成所進行的活動。比如,孩子畫畫只畫了一半就想離開,父母應提醒孩子:“畫完了你給我講講畫的是什么呀?”孩子一聽父母要看畫,就會畫完。
培養(yǎng)孩子的耐性要循序漸進。孩子可能學習一會兒就煩躁不安了,這時不要強迫孩子,而要用游戲的方法吸引孩子,使他堅持下去。開始時可以短一些,等孩子對學習有興趣了再逐漸延長時間。
對孩子的學習內容主要看孩子是否感興趣,父母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強加給孩子。孩子感興趣的活動容易獲得成功,成功給孩子帶來繼續(xù)堅持的動力。這樣的活動,孩子會更自覺地堅持。
掃一掃
獲取更多福利
獵學網企業(yè)微信
獵學網訂閱號
獵學網服務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