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lǐng)中國民間傳統(tǒng)藝術(shù),展世界公民情懷
3085
2016-12-08
【小知識】皮影戲,又稱"影子戲"或"燈影戲",是一種以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在蠟燭或燃燒的酒精等光源的照射下用隔亮布進行演戲,是中國漢族民間廣為流傳的傀儡戲之一。表演時,藝人們在白色幕布后面,一邊用手操縱戲曲人物,一邊用當?shù)亓餍械那{(diào)唱述故事,同時配以打擊樂器和弦樂,有濃厚的鄉(xiāng)土氣息。
皮影戲是中國民間古老的傳統(tǒng)藝術(shù),老北京人都叫它"驢皮影"。據(jù)史書記載,皮影戲始于戰(zhàn)國,興于漢朝,盛于宋代,元代時期傳至西亞和歐洲,可謂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民間傳統(tǒng)藝術(shù) 我們在路上
陰霾散去,晴空萬里!看著一張張興奮的笑臉,我想她們的心中早已“小鹿亂撞”了!皮影戲,一個熟悉又陌生的名字,大人們的印象里還是用紙做成的,而如今都已經(jīng)更換為真皮或仿皮了!
快看快看,出來了,出來了!聽老師說:他們是袖珍人,身高和我們差不多!不過感覺他們很厲害的樣子,一會兒的節(jié)目一定很精彩!
皮影戲太有意思了,我們看的眼睛都不想眨了!??!爸爸媽媽,你們看到了嗎?有小動物在大屏幕上動呢,還有個小人兒在那里跳舞呢!
還有解說員給我們講解皮影戲的歷史~~~雖然聽不懂,但是看著那些掛在墻上的皮影,還是很有意思的!嗨,小朋友們,欣賞了中國民間傳統(tǒng)藝術(shù)、感受了皮影戲的魅力、聽了皮影戲的歷史故事,是不是咱們該回幼兒園吃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