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哪家駕校比較好
30 2017-06-20
學校訓練到底有何特色之處?如何兌現(xiàn)我們的承諾?
一、訓練流程規(guī)范科學。
一般的訓練模式是理論考試之后,在沒有任何上路經驗和駕駛基礎的前提下,就直接進行倒樁訓練,樁考之后就“全心全意”進行電子功能路訓練。學員還沒摸過方向盤,就要進行倒樁訓練,好比還沒學會走就要求跑,效果和難度可想而知,而且學員天天練樁感覺枯燥乏味,不具備實際上路能力。
舉例說明,如果在駕駛過程中出現(xiàn)緊急情況,應該是先踩剎車再踩離合器,而在倒樁過程中卻是先踩離合器再踩剎車,正好相反。長期以往養(yǎng)成習慣,在道路訓練中就很難再糾正回來,當遇到突發(fā)情況,基本功不扎實,加上心理緊張,就會出現(xiàn)操作混亂,動作不到位,延誤了最佳處理時機,甚至出現(xiàn)把油門當作剎車的嚴重錯誤。
學校在同行業(yè)中獨創(chuàng)樁、路結合滾動教學模式,一邊樁訓、一邊路訓,充分利用了在校時間。將整個訓練過程細分為空駕、路訓等七個階段,從理論到實踐、由易到難循序漸進。首先要通過空駕訓練,一方面使學員掌握油門、剎車、離合器的配合使用,為道路訓練和倒樁訓練打基矗另一方面也使學員對訓練有初步的感性認識,消除上車前的緊張心理。
路訓中一人開車、一人觀摩學習、一人進行樁訓,輪流進行。因為道路情況千變萬化,每人遇到的情況各有不同,觀摩不是被動的等待,也需要觀察別人如何處理,教練員如何講解,這本身也是一個學習提高的過程。
像比較枯燥的倒樁訓練,我們將整個樁訓分解為直進直出、正手進出庫、反手進出庫、移庫,使學員每天的訓練都有提高,在不知不覺中掌握倒樁技巧,避免了“填鴨式”的教學,提高學習興趣,考前只要稍加合成加工就可直接參加考試,電子樁考一次合格率達98%以上。
班次設置上想方設法為學員提供方便。正常、雙休、晚間班自由選擇,訓練時間靈活,可滿足不同時段的訓練要求,可根據工作、學習時間自主安排訓練。尤其是為上班族量身定做的晚間班,學員可在不影響工作、學習的前提下輕松愉快地完成各項訓練課目,特別深受白領人士的歡迎。
二、起步、停車基礎訓練扎實。
初訓道路大多路幅較寬、視線良好,這一階段著重加強基本功的訓練。不允許踩著油門使勁開,規(guī)定每隔米必須進行一次起步、停車動作。通過幾百次的反復訓練,達到技術動作定型,操作要領爛熟于心。僅起步、停車訓練次數,我們是一般學校的10-15倍,10天左右訓練效果可達到一般學校一個月的訓練水平。
雖然這樣增加了油耗,也加大了車輛的磨損,增加了訓練成本,但我們認為這是值得的。通過反復的訓練,學員就能夠做到起步、停車快速、平穩(wěn)。這就是為什么天保的學員能夠做到起步快速、平穩(wěn)、不熄火,遇有綠燈時能夠像老司機一樣動作干凈利索的原因。
三、復雜道路實戰(zhàn)訓練,保證培訓質量。
簡單的道路上訓練當然既安全又省事,但這樣不能與實際接軌,不能保證我們承諾的兌現(xiàn)。當學員動力運用得當、方向把握自如,初步掌握駕駛技巧之后,我們就要將學員轉移到復雜的混合型道路進行訓練。
為提高學員觀察、判斷行駛環(huán)境的能力和處理復雜情況的能力,學校所有訓練線路選擇都是精挑細選,設在城鄉(xiāng)結合部。沿途機動車、公交車、摩托車、行人交織行駛,沒有隔離護欄或人行道,還有紅綠燈、農貿市嘗鐵道口等,俗稱“一塊板”道路。
學員在這樣的道路上進行訓練,每天要接收大量的信息。一開始也會出現(xiàn)腦門冒汗、心情緊張、手忙腳亂的情況,雖然加大了教學難度,提高了教學成本,但對學員熟練掌握駕駛技能卻是大有好處。
通過教練的講解,學員可以現(xiàn)學現(xiàn)用、活學活用,在遇有突然情況時,能夠根據實際情況,分清輕重緩急,做到手、腳、眼配合使用。如遇有前方來車或兩側行人,分析先避讓誰后避讓誰,該和自行車、行人保持多少的安全距離。通過不斷地處理各種情況,學員就能夠做到心理素質過關,操作動作規(guī)范,應付突發(fā)情況得心應手。
根據公安部門統(tǒng)計三年以下駕齡新手事故率的要求,交警在平常的事故處理過程中,都要詢問學員所在的駕校,普遍反映天保學員事故率低,尤其是重大惡性事故遠遠低于平均水平,也證實了我們的學員基礎訓練扎實、處理緊急情況及時。
學校不搞應試教育,注重道路訓練。如果樁考后直接進行電子功能路的訓練,就縮減了上路時間,甚至都沒有上路機會。學校將訓練的重點放在道路訓練上,電子功能路的基本技能融合在日常訓練中,只在道路訓練結束后留出20分鐘左右進行電子功能路的訓練,考前再經過2-3天的針對性訓練就可參加考試,一次合格率達90%以上。
四、嚴格的檢測監(jiān)督機制。
“沒有教不會的學員,只有不會教的教練”,學校所有訓練實行層層把關,“責任到人”制度。
嚴格的兩級檢測機制,保證教學質量。學員兩周路訓后即跟蹤檢測,根據發(fā)現(xiàn)的問題進行針對性訓練,電子樁訓時再進行綜合測試,對未完成訓練學時,達不到技術要求的組織安排補課。
訓練過程中每位學員從頭到尾起碼要經過七位教練員(空駕、道路訓練、樁訓、電子樁訓、綜合路訓、電子路訓、人工路訓)。每個科目結束由學校檢測人員測試,學員必須學會的動作,要達到一定“標高”才能進入下一環(huán)節(jié)的學習。下一階段的教練員有權對上一道工序的結果提出質疑,如果學員不能順利完成該動作,就要找到相應的教練,究其原因,為學員專門補課,直到其動作達標為止。
檢測、考試成績與教練員工資收入直接掛鉤,學員的訓練時間全部進行公示,每次訓練結束由學員、教練員簽字,保證培訓學時。學員考試不合格的教練員要扣工資;連續(xù)質量不過關的,教練員重新再培訓再就業(yè),真正做到調動學員“我要練”和教練“要我練”兩個積極性。
建立第三方監(jiān)督回訪機制。聘請專門的調查機構對在學或已畢業(yè)的學員進行回訪,對查出的問題匯總歸類并張貼通報。
掃一掃
獲取更多福利
獵學網企業(yè)微信
獵學網訂閱號
獵學網服務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