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題解密17年全國卷高考考綱新變化歷史
119 2017-05-09
母題解密2017年全國卷高考考試大綱新變化
歷史篇
《2017年高考歷史大綱》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凸顯了高考命題的目標方向,是我們當下教學和備考中最值得關注的地方,應引起老師與學生的高度關注。
從大的方面來說,比較明顯的變化就是現(xiàn)行考試大綱規(guī)定的6個選考模塊分別為“歷史上的重大改革”、“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20世紀的戰(zhàn)爭與和平”“中外歷史人物評說”“探索歷史的奧秘”和“世界文化遺產薈萃”。修訂后的考試大綱刪去選考模塊“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探索歷史的奧秘”和“世界文化遺產薈萃”,其余3個選考模塊內容和范圍都不變,考生從3個模塊中任選1個作答。
2017年高考歷史考試大綱將“立德樹人、服務選拔、導向教學”作為考試的核心立場與基本功能,同時,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凸顯育人導向。接下來,筆者將《2017年高考歷史大綱》中幾個重要的變化點以及備考建議總結如下:
變化一:調動和運用知識
舊考綱:辨別歷史事物和歷史解釋。
新考綱:辨別歷史事實與歷史敘述。
例題:有國外學者說,如果世界結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經濟史的主體就會是東亞;只有結尾的簡短一章可能提到遙遠的大西洋沿岸。這里的“結尾的簡短一章”主要指的是()
A.新航路開辟
B.西方早期殖民擴張
C.工業(yè)革命
D.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確立
【答案】選C項
【命題立意】本題根據(jù)題干所提供的時間信息“1820年”和“結尾的簡短一章”分析,這一“歷史事件”或“歷史現(xiàn)象”應該出現(xiàn)在18世紀末和19世紀前期,本題主要要求考生牢記工業(yè)革命開始的時間以及對世界歷史發(fā)展的重要影響。
【大智建議】要求考生重點對世界歷史有一個整體認識,強調人文意識的培養(yǎng),要求考生具備較強的學科綜合能力和較高的學科素養(yǎng)。
變化二:調動和運用知識
舊考綱:理解歷史事實,分析歷史結論。
新考綱:理解歷史敘述與歷史結論。
例題:據(jù)記載,中國古代官營手工作坊多配有專門“技工學?!?,工匠要根據(jù)不同的工種接受期限不同的技術訓練和學習。秦代《均工律》中就規(guī)定“工師善教工,故工一歲而成,新工二歲而成”。由此可知,古代官營手工業(yè)
A.注重新技術的研究與傳承
B.強化了對技術市場的壟斷
C.注重保證官營產品的質量
D.具有嚴密的產品制作工序
【答案】選C項
【命題立意】本題以中國古代官營手工業(yè)為切入點,深入考查考生對古代官營手工業(yè)特征的認識。體現(xiàn)出鮮明的時代感和寬廣的學科視野。
【大智建議】本題設置情境新穎,要求考生對中國古代手工業(yè)的基礎知識和重要概念有一定的認識,具備較強的綜合學科材料和知識的能力。增強理解歷史敘述的理解與闡釋,從而進一步得出歷史結論。
變化三:描述和闡釋事物
舊考綱:認識歷史事物的本質和規(guī)律,并做出正確闡釋。
新考綱:認識歷史事物的本質。
例題:中英yapian貿易以及由此引起的兩次yapian戰(zhàn)爭、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是馬克思研究世界市場形成的重要材料。馬克思認為,對外貿易、暴力戰(zhàn)爭與不平等條約的依次演進,是資本世界增值運動進程中的“三位一體”。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世界貿易和世界市場在十六世紀揭開了資本的近代生活史?!瓕ν赓Q易的擴大,雖然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幼年時期是這種生產方式的基矗但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發(fā)展中,由于這種生產方式的內在必然性,由于這種生產方式要求不斷擴大市場,它成為這種生產方式本身的產物。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
材料二這個新的王朝害怕外國人會支持一大部分中國人在中國被韃靼人征服以后大約最初半個世紀里所懷抱的不滿情緒。……妨礙對華出口貿易迅速擴大的主要因素,是那個依靠小農業(yè)與家庭工業(yè)相結合而存在的中國社會經濟結構。
——《馬克思恩格斯論中國》
材料三資本害怕沒有利潤或利潤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樣……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絞首的危險?!绻麆觼y和紛爭能帶來利潤,它就會鼓勵動亂和紛爭,zousi和販賣奴隸就是證明。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
材料四在這場決斗(指yapian戰(zhàn)爭)中,陳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義,而最現(xiàn)代的社會的代表是為了獲得賤買貴賣的特權——這真是任何詩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種奇異的對聯(lián)式的悲歌。
——《馬克思恩格斯論中國》
材料五馬克思在《關于自由貿易的演說》中指出:“在現(xiàn)代的社會條件下,到底什么是自由貿易呢?這就是資本的自由,排除一些仍然阻礙著資本前進的民族障礙,只不過是讓資本能充分地自由活動罷了。”因此,不平等條約的“不平等性”就體現(xiàn)在“英國壟斷”前提的設置上,友好條約販賣的東西正是剝削秩序。
——《yapian貿易、yapian戰(zhàn)爭與不平等條約》
請回答:
(1)據(jù)材料一,你如何理解“世界貿易和世界市場在十六世紀揭開了資本的近代生活史”這句話?
(2)據(jù)上述材料和所學知識,對“對外貿易、暴力戰(zhàn)爭與不平等條約的依次演進,是資本世界增值運動進程中的‘三位一體’”這一觀點進行論證。
【答案】(1)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具有擴張性、開放性,要求不斷擴大市場;16世紀,伴隨著世界的發(fā)現(xiàn)和海外貿易的擴大;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世界市場雛形開始形成,揭開了資本的近代生活史。
(2)論證:對外貿易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基礎和產物。然而,當英國商人滿載著工業(yè)品駛向中國,卻發(fā)現(xiàn)這個國家實行閉關鎖國政策,根本不愿意購買英國的工業(yè)品。實行閉關鎖國主要原因一是要維護滿洲人建立的王朝,二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結構。為了打開中國的大門,獲得貿易利潤,英國zousiyapian。在中國開展禁煙運動后,英國發(fā)動了yapian戰(zhàn)爭。yapian戰(zhàn)爭中國戰(zhàn)敗后,簽訂了《南京條約》、《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等由“英國壟斷”的不平等條約:中國被迫開放通商口岸;與英國協(xié)定關稅;允許英國公使進京;割讓九龍司等。從而使英國排除了一些阻礙其對華貿易的障礙,達到了它要讓其資本增值的目的。
【解析】本題考查了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成和yapian戰(zhàn)爭的相關知識。
(1)十六世紀,隨著新航路的開辟,世界貿易范圍擴大,整個世界成為一個緊密聯(lián)系的整體,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開始形成,這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對不斷擴大市場的需求和必然結果,從此揭開了資本的近代生活史。
(2)資本主義發(fā)展要求更為廣闊的海外市場,為了打開世界市場,西方殖民者采取了“對外貿易、暴力戰(zhàn)爭與不平等條約的依次演進”,結合所學知識并依據(jù)材料以中國近代歷史為例說明。英國為了打開中國的大門,獲得貿易利潤,英國zousiyapian。在中國開展禁煙運動后,英國發(fā)動了yapian戰(zhàn)爭。yapian戰(zhàn)爭中國戰(zhàn)敗后,簽訂了《南京條約》、《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等由“英國壟斷”的不平等條約,最終使英國達到了它要讓其資本增值的目的。
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與發(fā)展·新航路的開辟·新航路開辟的影響;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與發(fā)展·工業(yè)革命·工業(yè)革命的影響;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間列強侵略與中國人民的反抗斗爭·《南京條約》和影響。
掃一掃
獲取更多福利
獵學網企業(yè)微信
獵學網訂閱號
獵學網服務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