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早期教育關(guān)于孩子撒謊的幾種分析
32 2017-07-19
情景一:孩子想有一條小狗了,于是對別人說“我有一條很可愛的小狗”。
情景二:孩子對他的小伙伴說:“我家里有一個像房子一樣大的氣球”。
場景三:看了動畫片《奧特曼》后,孩子被奧特曼的勇敢、正義和本領(lǐng)吸引了。爸爸答應(yīng)以后給她買奧特曼玩具,于是看到小伙伴就說:“我有一個奧特曼玩具了?!边€會夸獎他玩具怎么好玩,本領(lǐng)很大……父母有些納悶,這么小就學會吹牛、撒謊,長大了還了得,于是就嚴厲地批評了他。
………
您的孩子身上有沒有發(fā)生過類似的事件呢?您是否為這樣的事情疑惑過呢?您是否也像情景三中的家長呢?
或許孩子撒謊的原因不像您所想象的那樣。
對于孩子來說,“撒謊”可能會有以下幾種情況:
★無法辨別事實與想象
孩子在3歲左右時,正是想象力豐富的時候,但是還沒有能力辨別事情的真實性,常常會把想象的事當成真的事來說。其實,孩子并不是故意在撒謊,只是在他的意識里想象和事實還沒有分清楚。如情景一和情景三。
★認知能力的發(fā)展尚未成熟
由于孩子年齡小,他所觀察、體會到的事情,和成人自然不一樣,并且一些概念認知在孩子的意識中還沒有定型,因此,他說的話有時就會顯得很夸張。如情景二。
★為了逃避某些孩子不喜歡或懼怕的事
孩子不愿去幼兒園或不想吃早餐,常常會對家長說:“我肚子疼”,“我已吃飽了,再吃要吐了”等;有時孩子害怕懲罰也會說謊。
★為了引起別人的注意
孩子有通過別人的注意,來肯定自己的存在的特性。在孩子的經(jīng)歷中,如果撒謊能引起成人的關(guān)切,孩子就可能用這種方式來引起他人的注意。
★家教不良
孩子小,無法判斷事情的是與非。如果家長平時談話中泄露了說謊的事實,例如“今天上班遲到了,我就撒謊說汽車半路壞了”。孩子認為爸爸媽媽可以說謊,他們也會模仿家長說謊。
★別人的暗示的影響
孩子非常容易受別人的暗示,家長不能用暗示性的提問口氣問孩子,例如:“你是不是把玻璃彈子吞進肚子里去了?”對這種暗示性的提問,很多孩子會回答:“是的?!比绻隳托男﹩柡⒆樱骸皬椬幽睦锶チ耍俊焙⒆訒钢雷拥紫赂嬖V你“彈子滾到桌子底下去了?!?/p>
因此,家長不能聽到孩子在說“謊話”就簡單地認為孩子不誠實、應(yīng)該進行嚴厲地批評教育,而是應(yīng)該根據(jù)孩子的“說謊”的具體情況判斷他是否在撒謊。
如果孩子是因為混淆了想象與現(xiàn)實的關(guān)系,家長可以慢慢地進行引導,跟他講清楚、講明白,同時盡量避免破壞孩子的想象力的發(fā)展;如果孩子是因為認知不清楚或概念模糊等,家長可用準確、具體的事例向他解釋清楚;如果孩子是為了逃避而撒謊家長應(yīng)幫他消除心理障礙,告訴孩子有什么事情要如實告訴家長而不能采取撒謊的方式逃避;而對于因家庭教育的原因和為了引起別人的注意而撒謊的孩子家長應(yīng)采取適當?shù)姆绞脚c之溝通、講明道理并幫助孩子逐漸改正過來。
咨詢
課程信息:houxue/xuexiao/64351/
掃一掃
獲取更多福利
獵學網(wǎng)企業(yè)微信
獵學網(wǎng)訂閱號
獵學網(wǎng)服務(wù)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