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yǎng)舞蹈感覺 提高自身的舞蹈表現(xiàn)力?
61 2017-07-19
一、舞蹈的編排是關鍵
舞蹈動作應簡潔明快,在重復中求變化舞蹈特別是其表現(xiàn)力,與幼兒的天賦、父母親的誘導及周圍的環(huán)境有關系,但更重要的是與舞蹈的編排有關。
編排幼兒舞蹈一定要符合幼兒的自身特點和他們的天性,符合他們生理、心理特點以及他們的審美觀的基本要求。選擇好舞蹈音樂后,教師應根據(jù)音樂的特點選擇幾個與音樂相和諧的、能較好地表現(xiàn)舞蹈作品的較典型的舞蹈動作。有的教師在編排舞蹈時以為動作編得越多越好,其實不然,動作太多,顯得整個舞蹈不能前后呼應,缺乏基本的舞蹈語匯,也不便于孩子們學習和掌握動作。我在編排幼兒舞蹈時,根據(jù)音樂只編幾個動作,然后根據(jù)音樂的節(jié)奏再變化動作,同一個舞蹈動作只要變化一下動作的方向、動作的幅度、動作的頻率、動作的速度、動作的路線就能在原有的動作基礎上增添新意,并能變化出許多新動作來,小朋友也能較快的、較好的掌握動作。同時,小孩的動作編排也應講究動作之間的對比,包括動作的松緊、起伏、開合、強弱、快慢的對比。
二、巧妙利用隊形與畫面的變換以增強趣味性
舞蹈的隊形和畫面在創(chuàng)作舞蹈的環(huán)節(jié)中稱為構圖。好的舞蹈作品,它的隊形、畫面的變化就象一幅活動的繪畫,給人以高度的美感。作為兒童舞蹈的構圖,隊形的變化不宜太復雜,力求簡單明了,易學易記,但又不能單調、死板,而應該顯得生動、形象。
由于經常在課后和孩子們一起做游戲,我也從游戲的過程中獲得了許多觀察孩子們心態(tài)的機會。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孩子們的游戲中許多都是通過互助協(xié)作來完成的。例如孩童們玩的一種游戲叫做“救兵”:由其中一個小朋友來“捉人”,其他的小朋友都是患難與共的“兵”,只要其中一個被“冰”住了,其他人就會想方設法地去救他,以使游戲不斷地玩下去。兒童喜歡以圍圓圈(如“丟手絹”)、互相幫助(如“救兵”)等形式來做游戲,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兒童團結、友愛、集體感強的心態(tài),由此也可以知道我們的這些小人兒們是多么地可愛了。
(本文來自互聯(lián)網,不代表一點資訊的觀點和立場)
掃一掃
獲取更多福利
獵學網企業(yè)微信
獵學網訂閱號
獵學網服務號